欧宝体育直播在线
新闻中心

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5月1日起实施 电瓶车及充电电池禁止进电梯

来源:欧宝体育直播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9 17:03:12

  26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9章104条,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条例强化了对电瓶车消防安全的全链条管理,明确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瓶车或为电瓶车充电,禁止携带电瓶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法工委新闻发言人熊菁华介绍,本市现行条例是1996年制定的,1998年、2002年、2011年进行了三次修改。近年来,首都超大型城市特有的消防安全隐患不断凸显,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防安全高危领域火灾扑救难、疏散难,人员密集场所、农村自建房集中出租、电瓶车充电等消防安全薄弱环节亟须规范。为解决本市消防工作面临的明显问题,有必要结合本市真实的情况,对消防条例做全面修订完善。

  熊菁华表示,此次新修订的条例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构建了消防工作新格局。依照国家《消防法》和国家消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将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主体由公安机关变更为应急管理部门,实施主体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变更为消防监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化相关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责任,完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职责;条例还规范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强化个人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义务。

  北青报记者发现,新修订的条例按照不同的场景,完善了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农村自建房等主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具体管理措施。

  例如,条例规定高层建筑的管理使用人应成立消防安全组织统一管理消防工作,或配备防火负责人和从事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专职技术人员;在出入口、电梯口、防火门等醒目位置设置提示火灾危险性、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的明显标志和警示标语;设置安全疏散路线指导图;加强消防专用水泵、消火栓、喷淋灭火系统的日常管理,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带水运行测试等。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经营管理人应与商户签订消防安全协议,明确商户消防安全责任范围和责任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考核制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建筑消防设施单项检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联动检查等。

  医疗机构和养老、康复、托管等服务机构应依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设置避难间及其标志,不得违规占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重点场所、部位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组织并且开展日间和夜间防火巡查;为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配备呼吸面罩、担架、轮椅等辅助疏散设备等。

  当下,电瓶车进入千家万户,消防安全不容忽视。从研发、使用到管理,新修订的条例强化了对电瓶车消防安全的全链条管理。

  例如,条例规定,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禁止携带电瓶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居民住宅区、单位工作生活区等应当按照标准设置电瓶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电瓶车应当在指定区域停放和充电。单位、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应组织并且开展日常巡查,制止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

  企业使用电瓶车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建立健全电瓶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具体管理标准由消防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此外,条例明确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电瓶车及蓄电池火灾风险防控研发技术和应用。

  监管方面,条例规定,本市加强智慧消防城市建设,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政务服务、火灾防控、应急救援、监管执法、装备物资保障等消防工作应用体系,提升超大型城市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水平。智慧消防应当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实施。

  制度建设方面,条例明确消防监管部门要制定年度消防检查计划,统筹协调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方式、检查项目等内容;明确消防监管部门制定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措施,建立分级分类监督管理机制,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消防检查的协调衔接,减少重复多头检查;在消防安全领域推行非现场监管,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源头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建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消防安全检查,审批管理标准统一、办理时限统一、审批结果互认的衔接工作机制等。

  市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云浩透露:“在非现场监管上,我们将在归集更多数据资源的同时,研发AI消防大模型算法,从现场监管、数据监测向智慧监管提升,增强预警防范能力;进一步拓展消防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通过非现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监管目的的,不再开展现场检查。到2026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将超过60%。”(蒋若静)

  “从农田里找问题,在实验室找答案”——河南大学孙晓教授谈“新农科”人才培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11年初,小组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小组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养和训练,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慢慢的变多农户的“心头好”。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4年全世界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