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直播在线
企业文化

新鲜出炉 《婚姻登记条例》(2024-2025对照表)

来源:欧宝体育直播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22 06:54:07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全文共6章28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

  北宝第一时间整理了《婚姻登记条例》2024修订版与2025修订版本对照表,以飨读者。欢迎登录北宝·法律和法规库()查看。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全文共6章28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明确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的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相关的单位建立完整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

  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要求婚姻登记机关依法核对当事人有关证件材料、询问相关情况,并对当事人的身份以及婚姻状况信息进行联网核对。在婚姻登记工作中,与相关法律规定作了衔接,同时鼓励各个地区结合实际为当事人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

  《》已经2025年3月21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

  (2003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7号公布根据2024年1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2003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7号公布根据2024年1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2025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04号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香港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

  第二条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便民原则确定的乡(镇)人民政府。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香港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对婚姻登记场所的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为办理婚姻登记提供保障。

  第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外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完整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统筹本地区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信息安全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治理高额彩礼问题,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的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协助和配合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并且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师职业培训,持续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第三条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除按收费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另外的费用或者附加其他义务。

  第六条婚姻登记机关从事婚姻登记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发现疑似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的,应当依法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告知受害人寻求救助的途径。

  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在婚姻登记工作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隐私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第四条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能结合实际为结婚登记当事人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鼓励当事人邀请双方父母等参加颁证仪式。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二)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按照国际条约规定的证明手续办理。

  (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按照国际条约规定的证明手续办理。

  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对外国主管机关依照这一条第三款、第四款提及的国际条约出具的证明文书的真实性负责,签署书面声明,并承担对应法律责任。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二)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按照国际条约规定的证明手续办理。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或者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身份证件;

  (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按照国际条约规定的证明手续办理。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对外国主管机关依照这一条第三款、第四款提及的国际条约出具的证明文书的真实性负责,并签署书面声明。

  第七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来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十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核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书面材料,询问相关情况,并对当事人的身份以及婚姻状况信息进行联网核对,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男女双方补办结婚登记的,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

  第九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当事人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当事人;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第十二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当事人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当事人;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第十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第十三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十一条第三款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办理离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出具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证件、证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

  申请离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出具前款第二项规定的证件外,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或者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或者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身份证件。

  第十三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核检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十六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核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书面材料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男女双方亲自到收到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当事人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离婚登记程序终止。

  第十七条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离婚登记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通过情况及时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调解等工作。

  第十四条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丈夫妻子的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复婚登记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

  第十八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申请结婚登记。

  第十五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建立婚姻登记档案。婚姻登记档案应当长期保管。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规定。

  第十九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建立婚姻登记档案。婚姻登记档案应当长期保管并按规定为当事人或者有权机关提供查询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婚姻登记机关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判决书副本后,应当将该判决书副本收入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

  第二十条婚姻登记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确认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判决书副本后,应当在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中及时备注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信息,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

  第十七条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需要补领结婚证或者离婚证的,可以持居民身份证或者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至第四款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或者离婚证。

  第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婚姻登记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二)违反规定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婚姻登记工作中知悉的个人隐私或者个人隐私信息的;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应当对所出具证件和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出具虚假证件或者书面材料的,应当承担对应法律责任,有关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依照本条例的有关法律法规,为男女双方均居住于驻在国的中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

  第二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依照本条例的有关法律法规,为男女双方均居住于驻在国的中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

  第二十六条男女双方均非内地居民的中国公民在内地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补领结婚证、离婚证应当交纳工本费。工本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并公布。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北宝法规起草辅助系统用于起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校内文件等文本,以“北宝”数据库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技术,解决起草承办人在立法资料收集、立法资料管理和起草法规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系统已经引进了生成式大模型工具GPT,为起草工作提供先进的智能辅助,该系统是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校内规章等文本起草的专业化智能辅助工具。

  “资料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检索出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期刊文章、司法案例等立法资料。

  “查找快”——收藏后的立法资料可一键导出生成带目录的立法资料汇编,便于查找与操作。

  “起草智”——在线起草时,支持章、节、条、题注等内容的创建,并能自动生成目录,实现在线起草智能化。

  “格式准”——平台可一键生成注释稿、纯净稿文本,并可按照上下结构、表格结构导出注释版文稿,导出的纯净版文稿符合全国人规文本格式要求。

  “智能化”——平台已经引进了生成式大模型工具GPT,利用世界先进的智能工具为起草工作提供智能辅助。

  北宝·法律和法规库收录1949年至今的法律和法规文件400余万件,包含中央法规、地方法规、立法资料、立法计划、中外条约、外国法规、香港法规、澳门法规、台湾地区法规等13个子库。文件来源于人大/政府公报、官方网站和官方出版物,来源权威、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校对严格、检索便捷;以“法条联想”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检索功能及以“法规变迁”为代表的内容深度加工成果不断的提高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是成熟、专业、先进的法律和法规检索系统。